全国都有哪些高校入选交通强国试点?这些试点内容聚焦公路交通!

发布时间:2024-09-25 09:34:21 来源:https://www.chinahighway.com/article/65407251.html

2024年是《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印发的第5年。《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基础设施规模质量、技术装备、科技创新能力、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均居世界前列。

5年来,交通强国试点建设持续推进,桥梁飞架、隧道通畅、路网越织越密……截至2024年6月,交通运输部组织109家单位开展了516项交通强国试点任务,累计开展66项试点任务验收工作,40项试点任务已完成验收评估。

其中,我国还有一批交通特色鲜明、学科实力强劲的高校,助力国家交通运输事业由大向强迈进。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大连海事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0余所高校凭借深厚的实力和卓越的贡献成功入选交通强国试点,担起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探路子、摸方向的时代重任。

那么,这10余所高校启动的交通强国试点建设研究,又有哪些与公路交通领域相关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工业大学

城市道路绿色建养与智能运维技术研究

试点内容:研究城市道路绿色建养铺装技术、智慧城市道路设计理论与新技术。推动城市道路服役健康智能化监测预警平台建设。

预期成果:通过1~2年时间,城市道路绿色建养与智能运维技术研究取得积极进展,并开展工程应用验证。初步建成城市道路服役健康智能化评价平台。

通过3~5年时间,城市道路绿色建养与智能运维技术研究取得显著进展。城市道路绿色建养技术取得良好应用效果。提出智慧城市道路设计典型应用方案。建成城市道路服役健康智能化评价平台。

北京航空航天大

智能交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试点内容:以智能交通为主线,开展以课堂教学为引导、科技创新训练为平台、科研实践活动为载体的科技创新课程建设。优化交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基地培养”和“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建设“空地融合”人才培养平台,加强交通前沿科研实践研究。建设智能绿色交通基础设施教学实验实践平台。

预期成果:通过1~2年时间,建成车路协同、空地协同和空地融合的课程体系。智能交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初步形成面向交通强国建设的教学实验实践平台及运行管理机制,实现实验实践课程的全寿命周期管理。

通过3~5年时间,建成具有北航智能交通特色的一流教学平台基地,“产学研”一体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取得实效。常态教学数据监控及信息反馈机制更加完善,形成学生、教师、督导等多维度教学评价体系,毕业生质量跟踪长效机制基本健全。在智能交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

智能交通关键技术研究

试点内容:开展综合交通大数据多源感知与实时协同处理技术、机场飞行区智能网联运行与安全风险管控、车路协同环境下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及决策优化与安全控制研究。开展大型露天矿区无人驾驶运输服务的场景应用研究。建设交通工程科技智库。

预期成果:通过1~2年时间,力争建成软硬件一流、模式先进的车路协同实验实践平台。初步建成大数据管理子平台、网络化协同空管子平台、车车通信仿真模拟子平台、车路信息综合服务子平台。基本完成车路协同特色的交通科技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创建1~2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培育输送一批智能交通管控与车路协同领域的专业人才。

通过3~5年时间,全面建成大数据管理子平台、网络化协同空管子平台、车车通信仿真模拟子平台、车路信息综合服务子平台,面向典型应用场景的智能交通管控与车路协同综合研究平台基本完成建设,在车路系统高度耦合、协同联动方面的研究能力明显提升。基本实现基于5G通信的大型露天矿区无人驾驶运输场景推广应用。交通工程科技研究智库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智能交通管控和车路协同方面咨政建言能力显著增强。

北京交通大学

综合交通网络协调运营与服务研究平台建设

试点内容:开展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城市群综合交通协同组织与资源配置、城市群综合交通系统管理、空铁联运协同组织优化、突发事件下城市群综合交通系统应急管理等关键技术研究,建设综合交通网络协调运营与服务研究平台,打造综合交通运输智库。

预期成果:通过1~2年时间,综合交通运输相关技术研究取得明显进展,在综合立体交通网作用机理、综合立体交通网一体化规划关键技术等方面形成系列研究成果。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与相关单位联合研发、成果应用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能力不断增强。综合交通运输智库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在综合立体交通网一体化规划和协同运行等方面形成一批高质量智库建言成果。

通过3~5年时间,基本建成综合交通网络协调运营与服务研究平台,综合交通运输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在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建设、运行服务、韧性提升方面形成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行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力争形成相关标准规范。

国际交通人才培养

试点内容:传承中国交通文化,大力培养国际交通人才。开展来华留学及涉外培训工作,加强国际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教材谱系建设,大力培养“一带一路”国家交通人才。实施校园科技创新人才育引计划,深入推进用人制度改革,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加强交通领域国际科研合作交流。

预期成果:通过1~2年时间,国际交通人才培养成果显著,基本建成多层次国际交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一带一路”交通领域国际人才培养数量不断提升,高水平交通科研团队建设初见成效。

通过3~5年时间,基本建立多层次国际交通人才培养体系,国际交通人才培养数量大幅增加,国际交通科技合作项目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建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水平交通科研团队,国际合作项目成果显著,承担重大国际合作项目能力明显提升,交通科研领域国际交流程度显著增强。

同济大学

交通基础设施韧性提升关键技术

试点内容:研究交通基础设施韧性与交通网络系统运行耦合演化机理,揭示工程韧性演化机理和自然灾害下韧性变异与演化进程,搭建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系统协同运行仿真系统。研究交通基础设施韧性评估与提升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研究自然灾害与突发事故下交通系统运行状态评估与系统恢复决策技术。研发交通基础设施韧性评估与风险防控仿真系统与应用示范。总结形成交通基础设施韧性设计理论与方法。

预期成果:通过1~2年时间,建立交通基础设施韧性评估基础理论与技术,形成路网级和工程级基础设施韧性提升方法。

通过3~5年时间,形成交通系统功能损失与交通迟滞精准评估技术和灾变情况下基础设施系统恢复决策技术,完成交通基础设施韧性评估与风险防控仿真系统研发,在长三角地区高速公路网中得到大规模推广。提出交通基础设施韧性设计理论与方法。

综合交通低碳化发展关键技术

试点内容: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经济成本与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技术,提出交通基础设施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开发碳排放计算和综合效益评价自动化软件或平台。研究碳积分(碳交易)制度下的出行行为精准激励技术。构建政府—企业—居民协同共治的道路交通碳交易机制。研究碳排放约束下的柔性共享客运组织技术、面向交通与能源两网融合的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布局和系统管理技术、交通能源替代技术及社会经济评价、低碳导向的智能网联混合车流运行控制关键技术、碳约束的货运结构及组织运行优化技术、综合交通碳排放及驱动力动态监测与反馈调控技术、绿色节能运输装备推广应用技术与政策等。

预期成果:通过1~2年时间,综合交通低碳化发展关键技术研发取得有效进展。在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碳排放监测、低碳交通运行控制技术、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形成初步成果。完成虚拟仿真集成平台升级及开发测试,在部分地区完成小范围实践应用。

通过3~5年时间,综合交通低碳化发展关键技术研发取得显著进展,在系统碳排放监测、低碳交通运行控制技术、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综合交通碳排放监控及综合调控措施方面形成系统研究成果。建成具备应用条件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协同规划与政策仿真集成平台,形成一批具备推广应用价值的典型案例。

道路交通系统本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

试点内容:研发“广域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车内外视频检测”结合的全要素运行监控装置,研发具有自主产权的高频率雷达芯片。研究交通参与者行为,构建道路运行视觉环境与驾驶行为谱系模型,研究考虑人因随机性及系统容错能力的人—车—路—管理道路交通系统设计及运行安全评价方法。研发驾驶行为引导及干预技术与装备、面向容错目标的道路交通运行安全风险控制技术与装备等。

预期成果:通过1~2年时间,解析“人—车—路—管理”多要素安全影响下的交通系统风险演化机理,形成本质安全的理论体系;形成“设计—管理”全尺度、“人—车—路—管理”全要素、“实时—全工况—全场景”全周期的交通安全评价定量解析方法;编写安全评价与管控规范草案,形成一定规模的应用;建设示范工程,实现示范工程运行安全水平显著高于现有道路的安全水平。

通过3~5年时间,全面构建交通安全理论体系;形成面向本质安全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与管控规范标准体系;依托示范工程,推进智慧感知、风险管控与阻断等方面专利成果的转化。

智能车路协同系统创新人才培养

试点内容:深化交通与汽车、电信、软件等相关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组织创新团队,承担重大科研任务,加强车路协同复合型人才培养。实施本研一体化贯通培养。强化依托龙头企业、面向重大工程、校企协同的融技术攻关与创新实践为一体的智能车路协同系统人才培养。与国际顶尖大学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参与全球重大科研合作,围绕关键性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推进智能车路协同系统智库建设。

预期成果:通过1~2年时间,构建智能车路协同系统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学科交叉、本研一体化贯通及国际合作。形成校企融合的合作模式,实现技术、资源、人员的融合。

通过3~5年时间,培养3~5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技术领军人才;建设6~8支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智库和创新团队,形成全球引领的智能车路协同系统人才培养品牌模式。

东南大学

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与长效服役技术研发

试点内容:构建新一代交通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监测体系,推动交通运行信息、路域环境和道路桥梁服役状态等数字化场景下数据自动采集与交互传输。建立多源异步数据融合与质量综合评定方法、服役状态主动监测评估与预警平台。构建基于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的养护决策多目标优化方法。研发交通基础设施长效服役性能提升技术。

预期成果:通过1~2年时间,基本形成包含交通运行状态、设施环境、服役状态等要素在内的一体化智能监测成套技术方案,基本完成试验场应用验证。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取得明显进展,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基础设施服役感知与预警评估能力有效增强。

通过3~5年时间,建成交通基础设施服役状况智能预警、灾害预测及全生命周期养管平台,建成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孪生运维系统。建成绿色长效交通基础设施养护技术体系,力争在养护方面形成相关技术标准研究成果。建成新一代交通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监测与长效服役性能提升技术体系,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研究成果。

快速道路管控与车路协同技术研发

试点内容:开展快速道路交通流感知、事故风险预警、运行主动管控、车路协同效能提升等关键技术研发,在典型地区初步实现探索应用,提升快速道路智能化管控与服务水平。

预期成果:通过1~2年时间,形成高速公路主动交通控制策略库,在高速公路交通流状况感知及交通风险动态辨识技术方面形成系统研究成果。在面向快速道路智能感知、分析、判断、决策、控制的技术研究及相关系统搭建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通过3~5年时间,在高速公路车路协同、智能驾驶的专用车道设计方面形成系统研究成果,高速公路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测试平台基本建成。在快速道路智能化管控与服务方面取得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

综合交通协同规划与虚拟仿真关键技术研发

试点内容:研究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网络构建、需求分析、仿真架构等理论,开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协同规划与虚拟仿真关键技术研究。开展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基础数据库及共享平台研究,加强面向典型业务决策支持的虚拟交通系统应用,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融合发展。

预期成果:通过1~2年时间,综合交通体系协同规划与虚拟仿真关键技术研发取得有效进展。在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时空基础数据标准化方面形成初步成果。完成虚拟仿真集成平台升级及开发测试,在部分地区完成小范围实践应用。

通过3~5年时间,综合交通体系协同规划与虚拟仿真关键技术研发取得显著进展,在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虚拟仿真评估标准和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时空基础数据标准化方面形成系统研究成果。建成具备应用条件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协同规划与虚拟仿真集成平台,形成一批具备推广应用价值的典型案例。

智能网联技术研发

[上一条] [下一条] 返回列表

运营管理:柏嘉交科集团企划运营部 技术开发:柏嘉信息科技研究院
版权所有:柏嘉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